从莫言到马哈富兹:中埃诺奖得主让乡土文学走向世界

中国新闻网   2023-08-12 20:21:49


【资料图】

中新网北京8月12日电 (孟湘君 陈彩霞)自中国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埃及积极响应,中埃两国多领域合作稳步推进,硕果累累。近日在中新社“东西问·中外对话”中,中埃学者均表示,埃及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天然合作伙伴,两国间人文交流合作不断扩大,至关重要。

“‘一带一路’倡议对于促进中阿学术交流与人文往来有积极作用,反过来,人文交流也会对‘一带一路’项目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研究所所长林丰民说。

林丰民表示,在“一带一路”的陆上丝绸之路上,阿拉伯世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他本人在担任北大阿拉伯语系主任时,多次参加中埃合作论坛、文化对话会等活动,也曾接待埃及的民间艺术代表团等。他指出,“这种人文交流促进了中埃民心相通,有助于双方在政治、经济、外交等各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两者相辅相成。”

林丰民还指出,要想更好地传播中华文化,首先要从对方感兴趣的角度去多推介本国的文化,需要采取不同的传播策略。比如说,阿拉伯人特别喜欢中国武术,如果邀请像少林寺这样的表演团、儿童艺术团、杂技团到阿拉伯世界,会特别受欢迎。

其次,推广汉语教学也很重要。如果学汉语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就会越来越想听中国的音乐,学中国的歌,看中国的电影,自然会加深对中华文化的了解。

艾因夏姆斯大学中文系教授、沙特国王大学语言与翻译学院中文系前负责人哈赛宁·法赫米·侯赛因(Hassanein Fahmy Hussein)则表示,优秀作家的作品既展现鲜明的本土化特征,也能帮助本国的文学作品和风土人情走向世界。

哈赛宁举例称,1988年,埃及作家纳吉布·马哈富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同一奖项。现在,全世界都可以通过马哈富兹的作品了解埃及,尤其是老开罗的胡同。全球的读者也能通过莫言的作品,比如《红高粱家族》了解山东高密的风土人情。“两位作家通过各自的作品,把中国和埃及的文化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他还认为,埃中作为东方文明古国,双方间存在相似之处,一定要基于双方悠久的友好往来,共同发展。比如通过“一带一路”等重要倡议,就有机会改变欧洲人对东方的偏见,重塑中国和阿拉伯在世界舞台上的形象。

哈赛宁进一步点赞中国当前在非洲所做贡献。他表示,中国政府已经帮助很多非洲国家,比如苏丹、阿尔及利亚等国,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帮助当地人民解决就业等问题。

“我觉得这些国家,包括埃及,都要好好地学习中国的经验和模式。中国30多年来经济快速发展,有很多方面值得阿拉伯和非洲国家学习借鉴。”他总结道。(完)

猜你喜欢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