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是守护和榜样家风是信念和引领 子承父业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楚天都市报   2023-06-18 08:50:47

江建新父子

董家勇父子

陈顺平父子


(资料图)

戴霁明父女

朱信洲父子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吴汉 实习生 向姜雪 通讯员 鲁娟 周雪梅 王寒竹 王东升 魏涵玉 谭瑾 史雅琴 摄影: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邹斌

6月18日,父亲节。

常言道,父爱如山。父亲,是一种身份,也是一种责任,是守护,是榜样,更是一种引领。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父亲是这样的:平时惜字如金,却会因为子女变成话痨;平时眼神犀利,却会因为孩子变得温柔;在他的面前,你有时可以肆无忌惮,但他只会一如既往地爱你。

这个坚强如山的男人,是我们心中永远崇拜的偶像。

父爱如山,豪迈气度,厚重温情。

是他教你牙牙学语,是他替你遮风挡雨,是他一直待你如宝,是他为你“父”出一切……

父亲节,你是否也在回忆和父亲的温暖点滴以及难忘瞬间?

父爱,是一盏照亮道路的灯光,家风是传家宝,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父亲给我们的,是帮助,是呵护,是引领,更是信念。

在很多职业和领域,年轻人的使命感传承自父辈,这份沉甸甸的感情,经年累月,代代相传。

这种信念,是世代相传的家风。

“绍箕裘,子承父业。”各行各业都有不少“父子档”“父女档”。父亲节来临之际,极目新闻记者走近5对父子父女,聆听他们对同一事业的坚守和传承。

这一句叮嘱,父亲说了15年

58岁的董家勇是武汉公交596路驾驶员,40岁的董正强是其儿子,他俩是同事,在这条线路上,父子两人已经共事了15年。

董家勇曾在外地开货车,2007年,他转岗来到武汉公交。一年后,他把儿子董正强“劝”回来也加入了武汉公交。

新上岗的公交司机在正式单独上路前,一般需要老师傅跟车教学,新手司机驾驶车辆熟悉路线,老师傅在旁边指点注意事项,慢慢把新手“带上路”。董家勇自然就成了新入行的董正强的师傅。

董正强说,记得刚上路时,父亲站在驾驶室,扶着栏杆,眼睛紧紧地盯着路面,不时叮嘱注意事项。

“作为服务行业,每天面对不同的乘客,公交车司机必须要有超高的驾驶技术和超强的应变能力,还要保持平和心态和热情服务,主动帮助乘客。”董家勇说,每次线路召开完安全例会后,父子俩都会将会议要求进行分析,复盘总结。

“安全驾驶,礼貌待人”,简单8个字,这是董家勇对儿子的叮嘱,直到如今,他都不忘提醒董正强。

除了开车技巧,董家勇传授儿子的还有关于心态的感悟,“有带情绪的乘客,你千万不要跟他起冲突,一车人的安全紧扣在你一人身上,你必须保证他们的安全。”董家勇说,不急不躁,守护大家出行安全是公交司机最重要的品质,他也将这一点传授给了儿子。

董家勇以前学过修车,从业十多年来,公交车哪里出了毛病,董正强只用向他求助。每每谈及这些,董正强眼中闪烁着自豪与崇拜,他说,父亲是他心中的一座山,每一句叮嘱,都饱含深情充满力量。

“我会接过父亲安全驾驶的接力棒,让乘客平平安安出行,安安全全回家。”十几年来,这对父子和师徒挥洒汗水,握紧方向盘,尽职尽责守护公交“安全线”,他说,“父亲的宝贵经验是点亮我继续前行道路上的明灯。”

一碗水端平,他是公正的榜样

7年前,江喆跟随父亲的脚步,成为东西湖区慈惠街慈惠墩社区一名群干。江喆的父亲江建新,退休前是慈惠街白鹤嘴社区副主任。

说起童年的记忆,江喆说家里总是很热闹,村里常有人上门来找父亲,“多是因为扯皮的事情要父亲主持公道,所以我们家的大门总是敞开的。”

经常有村民因种地占了对方一点地,跑到江喆家里,要江建新给个“说法”,江喆就看着父亲拿着尺子,到两家田里一点点丈量,究竟谁占谁家的地,占了多少,用一把尺子量得清清楚楚,再通过轻言细语化解了纠纷。

“父亲说要一碗水端平,做到公平公正,人家才信服你。”江喆告诉记者,爸爸正是因了这样的作风,在村里很受尊重,和村民关系很好,尽管退休了,还是有不少人来家里和他爸爸唠嗑。

作为基层群干,除了处理好村民之间的纠纷,还要时刻关注大家的生产安全。江喆说,在他的印象中,每逢下雨、下雪等天气,父亲经常头一天出门,第二天才回家,他和村里其他干部一起挨家挨户检查村民的蔬菜大棚,此外,父亲还要带村民出去学习农业技术,他们学会以后,回来一个个教村民。“我印象里爸爸在家时间比较少的,家里的事情靠妈妈。”江喆说。

2014年,当时的慈惠农场号召年轻人回家乡参与建设,江喆选择辞职回家。2016年他进入社区工作,“父亲交代我做事情要热心,对待群众要认真,把别人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来做,要耐心、细心地听别人说话,真心对别人,别人也会真心对你,踏踏实实把事情做好。”江喆说,一向话很少的父亲叮嘱他要处理好与居民的关系。

进入社区工作后,他更懂父亲了,做好群众工作并不容易,自己得时刻保持中立,把水端平。江喆说,最难的时候也想过自己适不适合做这份工作,但他还是想要坚持。“我相信父亲说的,自己做得公正,对待居民要耐心,以身作则,工作一定会干好的。”江喆告诉记者。

四代铁路人,见证时代一路向前

尽管已退休8年,但只要一有空,家住江岸区百步亭社区安居苑的陈顺平就会端着相机到附近铁路边转转,拍点与铁路相关的题材,寻找脑海中留存的老铁路印记。

67岁的陈顺平作为老一辈铁路工人的后代,打记事起每天看到火车从家门口驶过,就觉得穿着工作服、背着检查包、手拿工作锤的铁路工人形象特别高大。也就是从那时起,陈顺平对铁路工作逐渐有了更直接、更深刻的印象,白天看工人们推动机车在转车楼调头、指挥扳道岔、打旗语,晚上则是伴着汽笛声入眠。

1977年,陈顺平终于同祖父和父亲一样成为了“铁路人”。经过专业学习培训,陈顺平被分配到江岸机务段干上了“司炉”。

干着被称为“最脏最累”的活,陈顺平始终乐在其中,他和同事负责江岸至信阳的货物列车牵引任务,其后的岁月里,持续保持着全段安全公里数最高的纪录。

陈顺平说,从小父亲就教育他要勤劳踏实,他还身体力行地为后辈做榜样。父亲在铁路上工作了四十余载,始终勤恳工作、宽诚待人,在同事中有着不错的口碑。在家里,父亲则是不折不扣的“严父”,直到现在,他仍对父亲心存敬畏。

和父辈们相比,陈顺平的儿子陈壮,则是铁路的守护者。从小听着铁路故事长大的他,毕业后成为一名货车检车员。

陈壮说自己和父亲一样,对铁路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小时候,家就住在铁路边,每次上学放学,都要沿着铁路边的小路走,可以说是听着火车的“哐当”声长大的。

“父亲一直教育我们要为国家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陈壮说,“家里虽然没有成文的祖训家训,父亲却用他的一言一行,将一种淳朴家风深深地镌刻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潜移默化中影响和改变着我的人生……”

数十年来,陈顺平家四代铁路人见证了火车从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再到现在“复兴号”动车组的时代变迁,见证了铁路对人们工作生活方式带来的改变,见证了铁路交通运输对国计民生的巨大贡献。

五代人执教,传承父辈重教家风

教育情怀,世家风范。在武汉市新洲旧街有这么一个家庭,一家五代8人执教,从私塾国学老师到小学、初中和高中教师,全家人执教时间跨度超过100年。他们用一辈子书写师者本色,同时还将优良家风绵延传承。

1981年,退伍后的戴霁明走上从教之路,在他看来,进入教师行业的使命感离不开祖辈、父辈们的谆谆教导。“我的曾祖父、祖父曾就在私塾教国学,我的父亲在新洲学校教书,我自然而然接了父亲的班。”

戴霁明的大女儿戴锦花回忆起童年生活时说道,“小时候总在一旁听爸爸和同事们聊天,用满腔热情去教学,去履行教师对学生的责任,我很受感染。”戴锦花称,小时候父亲喜欢买书,各种各样的书,那时候家里很穷,可父亲的书柜是家中最奢侈的家具了,那上面摆满了书。小时候没有玩具,父亲的这些书就是最好的精神食粮。

父亲身体力行的示范影响了女儿,戴锦花师范毕业后也选择了走上三尺讲台,投身教育事业,在武汉市新洲区问津第一小学任语文老师。

从教以来,戴霁明一直是戴锦花教研路上的导师。“最初教案改动很多、很细,但随着教研能力和经验的提升,现在,父亲只提一些修改方向。教研路上一直有父亲的指导,很幸运。”戴锦花深情地看向父亲。

“教师不只是一份谋生的职业,更是一种热爱。”戴霁明语重心长地告诉女儿。

在同事眼中,戴锦花老师作为学校的骨干教师,在学校组织的读书分享会活动中表现十分突出,她的读书笔记在学校都是老师传阅学习的样本,读书的好习惯与她的家风密不可分。

五代从教,燃烛百年,戴锦花和父辈、祖辈牢记家训,重教育、重家风,择一事从一世,演绎教育版的“我和我的父辈”,用奋斗诠释教育的初心和使命,用知识和情怀照亮学子的人生道路。

穿上红马甲,追随他志愿服务的脚步

朱信洲是青山区武东街航舵社区居民,86岁的他是“湖北好人”“荆楚楷模”。儿子朱公平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跟随父亲的脚步,主动加入了朱信洲志愿服务队,并像父亲一样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一坚持就是20余年。

在朱公平的印象里,父亲朱信洲是个外冷内热的人,他曾在青山区471厂职工医院当医生,每逢同事、街坊家里的“白喜事”,他主动上门帮忙,深得居民信任。他热心对待居民琐事,调解家庭和邻里矛盾,因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调解秘籍”,被大家称为“金牌调解员”。尽管已经退休,但朱信洲每天仍然朝九晚五在社区“坐班”,为居民义诊,是街坊心中的“首席医官”。在“文明创建”行动中,他是义务城管员,带头参加社区义务劳动,上门劝说“钉子户”清理楼道堆放物。

朱信洲常说:“要做好一名志愿者,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首先要把‘我’字去掉,这样的你才能甘于奉献,才能坚守自己的信念!”

“父亲虽然看起来十分瘦小,但是在我眼中却十分高大。”在父亲的影响下,朱公平经常参加社区的志愿活动,用修理水电、家用电器等手艺为居民群众服务。他深得居民信任,被评为武汉市“文明市民”。

“小区病拖不得,要猛药治病”便成了朱公平的口头禅。检查电梯和消防栓的日常安全、劝说居民处理消防通道里的杂物、启动维修基金解决外墙渗水问题、申请新建车棚、新增电动车车位……

这几年,因为身体的原因,朱信洲做志愿服务的次数变少了,但是他仍然十分关心社区的情况,经常会问问儿子小区的新变化,表达继续发光发热的意愿。

在朱公平看来,追随父亲的脚步,将“朱信洲志愿者服务精神”传承下去,是他最大的愿望。

猜你喜欢
最新资讯